宜春学院“伦理学与道德教育” 学科,挂靠政法学院,下设3个研究方向:中国传统伦理与道德教育、经济伦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、人性与伦理学基本问题。2006年8月,经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,该学科被批准为江西省“十一五”重点学科,学科带头人为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、江西省伦理学会副会长姚电教授。
该学科凝集了宜春学院一批从事伦理学和道德教育研究的专家、学者,学科梯队成员职称、学历、年龄结构合理。截至2009年11月,共有成员25人,其中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,省高校骨干教师5人,教授、研究员10人,副教授8人,讲师7人。博士(含在读)4人,硕士16人。50岁以上3人,40—50岁12人,40岁以下10人,平均年龄40.4岁。
被确立为省级重点学科以来,在省教育厅的支持和指导下,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,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,学科组全体成员按照学科建设规划所提出的目标,发挥团队协作精神,齐心协力,各方面建设进展顺利,取得了一些阶段性建设成果。
近三年,该学科共投入20余万元用于学科建设,拥有专门的科研场所,面积60m2,办公电脑3台,仪器设备3万多元,可用于学术交流和学术讲座的场所2个,期刊130多种,图书资料7000余册;相继出台了《学科成员考核和奖惩条例》、《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管理条例》、《经费管理办法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。
三年多来,该学科成员在各级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,其中,核心期刊80余篇,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篇,被《新华文摘》、《高教文摘》转载2篇,被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》摘登1篇;共主持各类课题80余项,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2项,省级课题近50项;编写教材5部;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20余项;参加学术会议、学术交流、校外培训考察等80余人次。
近三年的主要获奖:
1、《深化传统文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》,省第十一批教学成果一等奖;
2、《中华文化原典选读》,省教材成果一等奖;
3、《与时俱进,提升<<>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〉课程建设品位》,省第十一批教学成果二等奖;
4、《儒家“慎独”伦理视阈中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文化建设研究》,省第三届教育科学成果一等奖;
5、《关于高校运用新闻媒体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实践性教育的功能研究》,省第三届教育科学成果一等奖;
6、《孔子经济伦理思想探微》,省第十三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;
7《市场秩序的伦理问题研究》,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;
8、《价值观教育新模式:针对青少年价值观变化特征与教育困难研究》,省第三届教育科学成果三等奖。